(1)逆冲推覆构造是由低缓的逆冲断层面(倾角<30°)及上盘推覆体或逆冲席体构成的外来岩块(推覆距离>5km)组成的构造。
(2)推覆体为远处推来的岩块(岩片),它可以与根带相连,也可以与根带脱离。
飞来峰:推覆体经剥蚀之后,呈孤岛状分布在原地岩块之上,即为断层圈闭的外来岩块,称为飞来峰(图7-10)。
构造窗:如果推覆体受剥蚀后露出原地岩块,那么被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就称为构造窗(图7-10)。
图7-10 飞来峰和构造窗
(据J.G.Ramsay,1987)
飞来峰前缘至构造窗后缘之间的距离为推覆构造的最小推覆距离。
(3)当逆冲断层从一种岩性层进入到另一种岩性层时,常具有台阶式的几何结构,即由长而平的断坪(Flat)与连接其间的短而陡的断坡(Ramp)交替构成(图7-11)。断坪一般沿滑脱层(即软弱岩层如页岩、膏岩层、煤层等)发育;断坡则一般是由断层自断坪向上切割强硬岩层(能干层)而形成。确定断坪、断坡主要是根据断层上、下两盘岩层产状与逆冲断层产状之间的关系。上、下盘岩层产状与逆冲断层产状一致的部位为断坪,又根据断坪在台阶状逆断层中发育的部位和断层逆冲的方向,将断坪划分为前断坪、中断坪和后断坪(图4-63)。上、下盘岩层产状与逆冲断层产状不一致,即断层斜切岩层的部位为断坡。根据断坡与上、下盘岩层产状的关系,将断坡划分为上盘断坡和下盘断坡(图4-63)。①在断坡部位,断层面与下盘岩层产状一致而斜切上盘岩层处为上盘断坡;②与上盘岩层产状一致而斜切下盘岩层的部位为下盘断坡。根据断坡的走向与断层逆冲方向,可将断坡划分为前断坡、侧断坡和斜断坡(图7-12)。①前断坡位于逆冲岩席的前侧,是断坡走向与逆冲位移方向垂直的断坡,表现为逆倾向滑动;②侧断坡是断坡走向与逆冲位移方向一致的断坡,表现为走向滑动;③斜断坡是断坡走向与逆冲位移方向斜交的断坡,表现为斜向滑动。
图7-11 逆冲断层的坡-坪结构
(据K.R.McClay,1992)
图7-12 逆冲断层下盘的形态结构示意图
(据K.R.McClay,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