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亡国三次复国的波兰,当年是怎样占领莫斯科差点灭了俄国的?

2025-05-21 11:34:3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我觉得这跟波兰和俄罗斯的仇恨以及巧合和机遇有关。

一开始的起因是属于波兰的乌克兰境内冒出一个自称伊凡四世幼子德米特里的人,而事实上德米特里已在10年前就已死了。当时的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三世就想趁着俄国饥荒、混乱之时一举吞并俄国。假的德米特里答应成功之后,将俄国西部边境的斯摩棱斯克和塞维尔斯克送给波兰。

而且随后的俄国统治者想借助瑞典人驱赶波兰人,便把瑞典人请入莫斯科。1610年7月,波兰国王亲自率领波兰大军与俄瑞联军决战在克卢希诺村,结果俄军大败。面对如此局面,莫斯科贵族发动了政变,并投靠波兰王国,还主动推举波兰王子弗拉基斯拉夫为俄罗斯沙皇。

而就在这时,波兰军队已经逼近莫斯科。而只顾自己特权的莫斯科大贵族,在1610年9月的一个黑夜,偷偷打开城门把波兰军队引入城内。至此莫斯科城落入波兰人之手。之后,波兰军队占领了俄国大片土地,而瑞典军队也趁机夺占了俄国北方的诺夫哥罗德,俄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其实波兰对俄罗斯的仇恨是在其次,虽然俄罗斯吞并波兰多年,但是正如上文所说,波兰当年也曾经搞过俄罗斯,这只是国家之间的战争而已。波兰骨子里的那种侵略性,“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种中世纪时代的心态才是决定波兰四处挑衅的原因。

回答2: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本指代用兵不可拘泥,应随形势变化而变化。但是这句话不仅可以放在兵法中,分析国际事务时同样适用。国家地位有高有低,而且总是根据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古代中国、近代英国,都曾凭借强大的国家实力称霸世界,但是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也逐渐没落,地位大不如前。在欧洲就有这么一个国家,曾经在欧洲称王称霸,但现在却人人喊打,被誉为“欧洲最惨国家”,这个国家就是波兰。


波兰位于欧洲,与德国、俄罗斯、立陶宛等国接壤,拥有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3794万人口。波兰历史悠久,10世纪末就建立了波兰王国,经过不断的发展,16世纪达到巅峰,扩张为一个拥有近100万平方公里土地,1000多万人口的欧洲强国,那一时期,波兰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国家。

波兰在那一时期称霸欧洲不仅因为它拥有广袤的领土和大量的人口,还得益于先进的制度和开明的政策。当时波兰盛行天主教,但是穆斯林、东正教等其他教派也被广泛接收,坚决反对宗教纷争,强调各教派和谐相处。波兰的“贵族民主制”也体现出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影子。其军队更是战力强横,瑞典、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都曾被波兰斩于马下,而且波兰还直接一路向东,达到了莫斯科,击败了当时的俄国,随后又调转枪头向西,打败了西欧最强的普鲁士。

但是“骄兵必败”的道理在各地都适用,长期处于权力巅峰让波兰贵族膨胀到极点,他们对已经俯首称臣的属国毫不手软,一点也看不起这些他们眼中的“下等人”,在乌克兰,波兰贵族甚至制订了“初夜权”这种欺人太甚的条款,忍耐到极限的乌克兰人不甘心受辱,在17世纪中叶发动了起义,强盛的波兰王国从此跌落神坛。


内忧不断困扰着波兰,同时也激起了波兰敌国的野心。曾经被波兰欺负过的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一拍即合,共同发动了对波兰的侵略战争,内忧外患之下波兰自然战败。1772年到1795年,三个国家分三次瓜分了波兰领土,曾经强盛的波兰帝国彻底消失在世界地图上。但是波兰人从没放弃复国的希望,1809年,波兰在拿破仑的帮助下复国,但只是作为法国的附属国存在,而随着拿破仑战败,波兰又再次亡国了。1918年,在某些复杂原因的影响下,苏联归还了波兰的部分领土,并且承认了波兰的地位,波兰再次复国。

这次复国距离波兰从世界版图消失已经过了123年,但是波兰人并不满足,他们希望要回更多的领土,于是转身就和苏联开战,结果这次战争给波兰带来更为沉重的打击,波兰彻底成为欧洲穷国。还未等波兰喘过气,德国就发动了二战,一场闪击战,波兰再次灭国。二战结束后,波兰才收回领土,重新复国。也就是说,波兰从跌落神坛开始,先后经历了三次灭国三次复国,经历之丰富恐怕没有哪个欧洲国家能赶得上。

更值得一提的是,二战中,波兰牺牲了600多万人,而1938年波兰总人口才3500万,一场战争打没了波兰22%的人口。虽然现在波兰已经恢复了部分元气,但是再也看不到曾经纵横欧洲的影子了,而且那一时期波兰惹恼了很多国家,这就导致现在很多欧洲国家都排斥波兰。先后三次灭国,二战中牺牲了五分之一左右的人口,现在还被众多欧洲国家嫌弃,说波兰是欧洲最惨国家一点也不过分。

回答3:

1598年,俄国第一个王朝留里克王朝


留里克王朝末代沙皇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逝世,但由于王朝绝嗣,继承留里克王朝沙皇之位的是外戚贵族鲍里斯·戈杜诺夫。这位沙皇一不正统二无能力威信,这样就使强盛的俄国群龙无首,贵族勾心斗角,又赶上了大饥荒,而导致农民起义不断。面对如此形势,这位沙皇却采取了高压政策,血腥镇压,生灵涂炭,社会混乱。时至1601年,属于波兰的乌克兰境内冒出一个自称伊凡四世幼子德米特里的人,而事实上德米特里已在10年前就已死了。当时的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三世就想趁着俄国饥荒、混乱之时一举吞并俄国,所以就要以武力支持这位冒充者。假的德米特里答应成功之后,将俄国西部边境的斯摩棱斯克和塞维尔斯克送给波兰。双方达成协议,这位假的德米特里于1604年率领数千波兰军队和几百名乌克兰哥萨克,声称重新夺回留里克王朝正嗣皇位。而此时俄国的大贵族也想借此推翻戈杜诺夫。这样,这个冒充者居然得到了俄国民众的欢迎,并于1605年“顺理成章”地登上了沙皇之位。这位假的德米特里掌权之后,兑现了和波兰的承诺,并依靠波兰军队统治俄国。这激怒了俄国贵族和人民,在登基的第二年就杀了这个假沙皇,打败了在俄国境内的波兰军队。可是,这恰恰给了波兰出兵俄国以口实。 随后的俄国统治者想借助瑞典人驱赶波兰人,便把瑞典人请入莫斯科。1610年7月,波兰国王亲自率领波兰大军与俄瑞联军决战在克卢希诺村,结果俄军大败。面对如此局面,莫斯科贵族发动了政变,并投靠波兰王国,还主动推举波兰王子弗拉基斯拉夫为俄罗斯沙皇。而就在这时,波兰军队已经逼近莫斯科。而只顾自己特权的莫斯科大贵族,在1610年9月的一个黑夜,偷偷打开城门把波兰军队引入城内。至此莫斯科城落入波兰人之手。之后,波兰军队占领了俄国大片土地,而瑞典军队也趁机夺占了俄国北方的诺夫哥罗德,俄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然而,战斗民族的称谓不是白叫的。危难之中的俄罗斯民族向来不乏勇敢。1611年9月,下诺夫哥罗德地方司法税务官科齐玛・米宁打起了拯救国家的大旗,号召同胞起来战斗,为此下诺夫哥罗德成为来自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大量义勇军集结地点,他们英勇作战活跃在深山密林中,连起初投靠波兰王公贵族也纷纷加入进来。经过一年多的战斗,义勇军打回莫斯科,波兰军队被迫投降。俄罗斯人彻底把波兰人赶出了俄国。

回答4:

天时地利人和和运气缺一不可。主要是因为波兰和俄国相爱相杀几百年。常年发生战争,在一些巧合下波兰占领莫斯科差点灭亡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