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号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飞行速度为约每秒7.9公里,每小时飞行2.8万公里。
神十任务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连战连捷,为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后续载人航天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旨在进一步考核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一步考核组合体保障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航天器在轨维修等试验和科普教育活动。
扩展资料:
任务概览
高度:约9米。
重量:约8吨。
直径:最大直径2.9米。
组成: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
发射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
返回时间: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
飞行速度:约每秒7.9公里,每小时飞行2.8万公里,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
飞行时间:在轨飞行15天,其中12天与天宫一号组成组合体在太空中飞行。
发射初始轨道: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30公里的椭圆轨道交会。
对接轨道:距地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
航天员乘组: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任务阶段: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交会对接任务收官之战,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定型阶段。
试验任务: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绕飞等。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旨在进一步考核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一步考核组合体保障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航天器在轨维修等试验和科普教育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舟十号飞船
神舟十号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飞行速度为约每秒7.9公里,每小时飞行2.8万公里。
神十任务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连战连捷,为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后续载人航天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旨在进一步考核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一步考核组合体保障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航天器在轨维修等试验和科普教育活动。
扩展资料:
神舟十号的任务亮点:
1、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在距离地球300多公里之外的天宫一号,神舟十号三名航天员为全国青少年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一课”。王亚平担任主讲老师,聂海胜配合,张晓光担任摄像师,向地面课堂演示了几项物理实验,展示了在物体在太空失重环境状态下的现象。
2、首次绕着天宫飞行
2013年6月25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成功分离,神舟十号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方绕飞至其后方,并完成近距离交会,这是中国首次成功实施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
3、科学技术实验
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组合体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活动,为后续空间站工程建设积累经验。神舟十号飞船在轨试验分为航天器技术、航天医学和公益项目三个方面,试验项目共计近40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舟十号
神舟十号飞船多长时间绕地球一圈——90分钟
发射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
返回时间: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
飞行速度:约每秒7.9公里,每小时飞行2.8万公里,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
飞行时间:在轨飞行15天,其中12天与天宫一号组成组合体在太空中飞行
发射初始轨道: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30公里的椭圆轨道交会
对接轨道:距地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