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清朝官员宁死也不去“宁古塔”,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可怕?

清朝官员为何宁死也不去“宁古塔”?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可怕?
2025-05-21 14:00:3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我们都知道监狱是暴力机关,是为了惩罚犯人的。虽然监狱在很早就有了,但是论起知名度,我们最熟知的一个就是清朝的宁古塔了。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它虽不是监狱,却远胜监狱。所以,对清朝的犯人来说,发配宁古塔是最可怕和最不幸的结局了。那么,宁古塔为什么这么让犯人害怕?

首先,宁古塔的地理位置非常偏远,位于非常高寒的黑龙江省海林市。由于路途遥远,所以很多犯人还没走到那就冻死或者病死了。后来,虽然清朝的康熙皇上体恤犯人,规定在冬月到七月的寒冷季节不得押解犯人赴宁古塔,降低了犯人在路上的死亡率,但是犯人长途跋涉到那里后,不死也要掉层皮了。

再则,到宁古塔之后,犯人们也不能像在其它监狱一样被关到老死,他们要给披甲人为奴,做非常繁重的劳作。由于清朝的一些罪官在流放之前,很少从事体力劳动,所以到宁古塔之后,那些繁重的工作诸如开荒耕地、搬运石头等,都让这些犯官们苦不堪言。

最后,流放宁古塔之后,犯人们的人权是很难保障的!因为他们是重犯,很难再有出头之日,所以当地的八旗子弟可以尽情地欺压他们。毕竟天高皇帝远,就算被欺辱至死,当地的贵族子弟也可以一手遮天地瞒过去。对于男犯官来说,他们要被披甲人像牲口一样抽打、吆喝。至于官员们的女性亲眷就更惨了,她们大多的结局都是被充作官妓,供披甲人和当地的贵族淫乐至死。以上种种,都使得清代官员谈宁古塔而色变,也使得在民间传言中,宁古塔成为了一个越来越恐怖的地方。

回答2:

地处偏远、渺无人烟、生活条件太过极端,跟官员的心理和身体都带来打击。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王朝,在这个朝代里面有两位非常政绩瞩目的皇帝,那就是康熙和乾隆,他们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们有灿烂的一面,同样也有阴暗的一面,那就是在他们统治的时候,特别是在乾隆帝的时候出现了非常令人不愿意提起的文字狱。

文字狱的出现,使得当时的人们生活一下子就变得非常的谨慎,每个人都生怕说错了一个字,在清朝的时候很多的官员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不幸被分配到了一个人们宁愿辞官也不愿意去的,去的地方这里就是宁古塔,它不是一个塔,而是一个地名。



这个地方大概是在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市里面,宁古塔的存在已经非常久了,就在边境。经常会有重兵在此把守,所以就变成了一个非常适合用来关押一些犯了错误的人的最佳地方,如今很多关于清朝的影视作品,经常都会听到将某某发配到宁古塔这样的说法,也的确成为了一个惩戒犯人的地方。

宁古塔所属的地区非常的远,所以当地的生活水平也非常的落后,人文素质更是非常的差,所以满清一些官员知道自己被发配到宁古塔之后,大部分人都会受不了这样的生活而选择自杀。其中生活条件差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只有在朝廷当官的官职比较大的人才会被发配到宁国塔之后,一般是去服苦役的,因为心理上以及身体上的落差太大,而导致大部分官员宁死不去宁古塔。

回答3:

因为这个地方比较偏远,可能就会死在途中,而且生存环境也不好,到那也是生不如死。

回答4:

因为宁古塔地处偏远地区,气候恶劣,人烟荒芜,除了宁古塔附近有些人,其他地方连个人影子都没有。在这里,最终的结局不是饿死,就是被猛兽吃了,生还的几率非常渺茫。

回答5:

宁古塔地方偏远,生活环境恶劣,还常有野兽出没。这都是生活环境安逸的官员们不能承受的,而且路程遥远,很有可能就死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