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
(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汉族,东汉南阳邓州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华佗
(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此二人都是东汉末年名医,二人完全是同时代人。
一个擅长内科,一个擅长外科。
现在几乎所有医学院都挂着他俩的画像。
另外,上面还提到了董奉,此人生于公元220年,比华佗张仲景晚了很多。
他虽生于东汉,但主要成就还是在魏朝年间,所以严格来说不算东汉的。
而且他的名气也比上面二位差了不少。
成就:
1、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利用麻醉技术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外科医生,在医学比较落后的封建时代,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他创造的“五禽戏”是中国第一套体操性质的健身活动。
2、南阳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的不朽之著,成为中医学的主要奠基人。被称为“医方之祖”。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与西汉合称汉朝,传八世十四帝,历经195年。因西汉又称为前汉,故东汉又称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