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蜜枣“日吃三个枣、一生不易老”,这民谚在义乌流传日久。因为义乌精工制作的南蜜枣因具有养脾、平胃气、润心肺、止咳嗽、补五脏之功效,早已载入《中国名产》一书,蜚声海内外。 红糖义乌“红糖之乡”的名声传扬已久。质地松软、散似细沙、纯洁无渣、清香可口的“义乌青”红糖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是红糖中的上品,在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上就被授予了特别奖。义乌梨 义乌梨中的翠冠、西子绿等品种也曾多次获得全国和省内优质早熟梨奖项。 义乌梨以种植历史悠久、规模大、品质优著称于我省水果业界。 300年前就名声在外 义乌的小商品闻名世界,是这十几年的事情,而早在300多年前,义乌梨即已名声在外。据传,义乌梨在宋代已开始种植。据现有文字记载,清朝初年义乌梨便已大规模种植,并且名声在外。 解放前后,义乌土生土长的三花梨最著名。该品种果子比较大,呈倒卵或纺锤形,果皮细薄,底色绿,肉白,质细脆,味甜汁多。1959年,三花梨被评为省佳优果品,曾多次送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展出。 在上世纪80年代,由旱三花梨和黄蜜梨进行有性杂交成的黄花梨成为义乌梨主栽品种。黄花梨果大汁多,肉质细嫩,味甜糖度高,有香味;皮色为红褐色,品质上等。十几年来,黄花梨名气越来越大,成为义乌梨的代表性品种。 新中国成立以来,义乌梨先后引进了上百个外地品种。近年来开始重点扶持经济效益更高的早熟梨,翠冠和西子绿便是其中代表。去年义乌梨主栽品种中黄花梨占了60%、翠冠占了30%。 种植面积居全省前列 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义乌梨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位居全省前列。目前梨已经成为义乌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种植面积有2.5万亩,年产量达3万吨,其中黄花梨1.6万亩,年产量1.8万吨。种植区域分布在各镇、街道办事处,其中江东街道办事处、佛堂镇、苏溪镇和大陈镇均超过2000亩。 大陈人胡小弟以前经过商,办过厂。3年前,他在苏溪镇西关村承包了320亩荒山,建起富斯莱生态园区,开始种上了梨、枇杷等经济作物,其中220亩为梨树。昨天,记者在富斯莱生态园区看到,方圆220亩的山头上栽满梨树,一个个优质梨挂在枝头上。胡小弟说,再过20天它们就能上市了。 据义乌市经济特产站副站长方炳南介绍,义乌梨已经形成规模化经营,像胡小弟这样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在义乌有100多个,总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占了义乌梨的半壁江山。 义乌梨为何常盛不衰 义乌是一个重商的城市,这几年则工商并重,为何义乌梨这样一个小小的经济作物却能常盛不衰,还发展成了一个大产业?方炳南认为,首先是政府部门扶持力度大,一些政策导向全国领先,如每年拿出100多万元,扶持义乌梨的产业化;其次,梨这个产业本身经济效益好,种植户感到有利可图,在如今的义乌可谓到处是商机,可不少像胡小弟这样办过实业的人,回过头来搞现代化农业,有种植大户每年能从中赚到数十万元;第三,有种植传统的义乌梨栽培技术比较成熟,保证了义乌梨的优质;最后,销售渠道畅通,义乌果品市场建设比较成功,目前义乌市农贸市场的水果年销量达11.6万吨,其中本地梨日销量达80多吨。 胡小弟认为,义乌梨的成功还与义乌人长期以来注重品牌建设有关。1996年,义乌市特产服务部注册了“皇花”牌商标。近年来,义乌西子绿、黄花梨翠冠等多个品种曾多次在全国和省级评比中获奖。2003年,翠冠梨获省优质早熟梨金奖,同时取得了义乌“皇花”冠名权,黄花梨荣获全省十大名梨之首。火腿成为天下佳话的义乌火腿,早在800多年前就因营养丰富、香味浓郁而被皇帝赞不绝口。今天,当年的贡品绯红依旧,浓香更溢。 话说北宋末年,北方女真贵族,大举入侵中原,攻占了北宋京城开封。义乌人宗泽带领他从义乌一带招募来的子弟兵,大破金兵,收复了开封,到新都南京来报捷,顺便回到义乌家乡,探望子弟兵家属,慰问抗金死难将士家属。 义乌的乡亲们,听说宗爷爷打了胜仗从抗金前线回来,都赶来看望他老人家,家家还杀猪做酒,要宗爷爷带去慰问英勇抗金的将士。宗爷爷看看乡亲们拿来这么多猪肉,感到十分为难,他对乡亲们说:“开封路途遥远啊,这些新鲜猪肉,如何带得去呵!”但是,他看到乡亲们如此热爱抗金的将士,盛情难却,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派人准备了几只大船,把猪肉放在船舱里,然后放上盐,带回开封去。 宗爷爷回到开封,将士们得知宗爷爷从家乡回来啦,纷纷前来讯问家乡父老姐妹情况。宗爷爷高兴地对他们说:“家乡父老们都好啊,希望你们好好保家卫国,抗击金兵,还叫我带来东西慰劳你们呐。”宗爷爷叫人打开船舱,只见满舱腌制后的猪肉,香味扑鼻。烧制后,人人吃了觉得味美,适口,食欲大增,精神振奋,打起仗来更英勇啦。 过了几天,皇帝赶来开封慰问宗爷爷和抗金将士。宗爷爷把家乡带来的肉,烧制成各种菜肴,宴请于他。他看看一盆盆火红的东西,吃吃味道十分鲜美,便问宗爷爷:“这是什么菜啊,又好看,又入味?”宗爷爷说:“这是从义乌家乡带来的猪腿肉。”因为义乌古时属于金华管辖,皇帝啧啧赞美说:“好一个金华猪腿,色红似火,鲜美可口,还是把它叫做‘金华火腿’吧。”金华火腿的名称从此传开啦!
浙江的义乌乡土特产
义乌市是浙江省第二产粮地区,农作物品种多又加盛产红糖,制作食品原料丰富。义乌小吃,聪明手巧的义乌人在辛勤劳作之余,制作出了许多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多达数十种。有些小吃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如东河肉饼、义亭拉拉面、佛堂酥饼、苏溪麻饼、楂林绿豆糕、廿三里油炸馃、稠城回回糕等。还有用糯米、粟米、芝麻、花生、大豆等,经过炒爆后加糖制作的“麻糖”。
民间风俗
根据华人的计时方法,新的一年及生肖是晚上11点钟开始,因此传统的迎春时间多在晚上11时正。不过,现代大多数人是在午夜12时正迎春。
一般华人仍有迎接财神爷的习俗,人们也在这一天涌到寺庙去许愿或祈求平安。
生期酒:老人生日,子女必为其操办生期酒。届时,大摆酒宴,至爱亲朋,乡邻好友不请自来,携赠礼品以贺等。酒席间,要请民间艺人(花灯手)说唱表演。在贵州黔北地区,花灯手要分别装扮成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何仙姑等八个仙人,依次演唱,边唱边向寿星老献上自制的长生拐、长生扇、长生经、长生酒、长生草等物,献物既毕,要恭敬献酒一杯,“仙人”与寿星同饮。
月米酒:妇女分娩前几天,要煮米酒1坛,一是为分娩女子催奶,一是款待客人。孩子满月,要办月米酒,少则3、5桌,多则2、30,酒宴上烧酒管够,每人另有礼包1个,内装红蛋、泡粑等物。
义乌传说
佛堂的传说、雪峰岭、义乌,以鸟命名的地方、敕建双林寺、海云寺的由来、鸡鸣山、义驾山、挂纸岭、石鼓后的传说、田心的传说、万善桥、羊印、义亭传说、西瓜坪的传说、八宝山的金宝贝、百药尖的由来、李唐村的来历、飞来山的传说、华溪、枪旗岩、里兆、长生塘的由来、500年杜门村、大元村、当典里、胡公殿、花锦地、鸡脱凤、山后金、净居院、神坛、黄巢谷、萧皇塘、佛堂古镇的“白字”酒
义乌物产丰饶,红糖、火腿、南枣被称为义乌“三大宝”、饮誉海内外; 豆腐皮、腐竹、白字酒、山花梨等名土特产,历史久、产量大、质量上乘,古今中外屡获殊荣。
义乌特产拨浪鼓,农贸城里有全国各地的特产,义乌本地我看到有种植草莓
最好的就是小商品 全国都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