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会议制度:
一、党组会议由党组书记负责或受党组书记委托的党组成员召集并主持。
二、党组会议出席人员:党组成员。列席人员根据会议内容确定。
三、按规定参加人员不少于三分之二。
党组班子会议制度:
一、党组班子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会议由主要领导主持,并提前将会议的时间和内容预告与会人员做好会前准备。
二、党组班子会议主要是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分析党员队伍和职工队伍的思想形势;研究决定有关领导班子建设、机关建设、人事任免调动、奖惩等重大问题。
三、党组班子会议通常由班子成员参加,必要时可召开扩大会议,列席人员由主要党组确定,列席人员可参与问题的讨论,但无表决权。决定重大问题和人事任免时,与会班子成员不得少于三分之二。
四、党组班子会议必须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每个班子成员只有一票表决权,其形式为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三种,表决同意数过半方能生效。
五、党组班子会议由综合科专人记录,并根据会议的要求负责收集整理会议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与会人员应严格保守秘密,对通过的决议要坚持贯彻执行,如在执行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向领导班子报告,经党组班子会议讨论复议后方能更改。
扩展资料
规范党组会议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规范会议制度是中央的一贯要求。1948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健全党委制》开篇指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
要求各级党委“都必须建立健全的党委会议制度,一切重要问题均须交委员会讨论,由到会委员充分发表意见,做出明确决定,然后分别执行”。
党章规定,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委会集体讨论并做出决定。哪些是需要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必须用成文法规形式具体明确,不能抽象笼统,这是党委领导的重要原则,也是健全和完善党委议事和决策机制的前提和基础。
2015年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对会议议题、会议程序、会议记录等事项更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对议题要实行清单管理,议题表决前应当进行充分讨论,表决实行主持人末位表态制,党组会议需专人记录、存档备查等。
规范会议制度是贯彻落实集体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抓手。我们党各级党委实行集体领导制度,而党委(党组)会议正是落实这一要求的重要载体,会议开得好不好,能否真正贯彻民主集中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会议制度进行规范并提出明确要求就显得十分必要。
只有从组织上、内容上、程序上对会议制度进行规范,才能真正从根本上防止因“一把手”个人作风的不同而影响民主科学决策。
规范会议制度有利于追责和问责制度的落实。集体领导的最大优势是集思广益、科学民主决策,而最大的不足就是容易推卸责任,将个人的过错归咎于集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党组